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部门单位>史志办>政务公开>详细内容

抗战时的中共湘西工委

作者: 来源: 时间:2017年03月05日 点击:1,229 【字体:

中共湘西工委在沅陵遗址

早在1931年抗日战争开始之时,中共党组织便加强了对湖南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1937年“七·七”抗战全面爆发后,11月,党中央派任作民来湖南,领导整顿恢复和新建了两个区委、24个支部。12月又派徐特立、王凌波等在长沙建立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不久,中央又先后派高文华、帅孟奇、郭光洲、聂洪钧等人来湖南,以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

1937年12月,建立了以任作民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特别委员会。后又改特委为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高文华任书记。1938年10月,日军继续南侵,湖南危急,省工委酝酿搬迁。正当未定搬迁何处时,周恩来来到湖南,他指示说:“党的工作主要着眼于战区、于敌后,要发动全国人民支援战争,沅陵和湘南工作应当加强,但省委以设邵阳为好,这样既便于支援湘北前线,又能统一领导湘南、湘西工作。”这样,省工委搬到了邵阳。省工委在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的同时,在各地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湘西工委就是在省工委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当时的湘西范围比较宽,与川、鄂、黔、桂等省毗邻,地处武陵、雪峰山区,境内山脉绵延,交通闭塞,官匪一家,民不聊生,经济文化落后。居住着汉族、土家、苗、侗、瑶等少数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1937年9月初,凤凰县苗族人民首举义旗,组织“湘西革屯抗日救国军”,提出“抗租抗日倒何”的口号,占领乾城,攻下了麻阳,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8000余人。蒋介石见形势严重,被迫将省政府主席何键调职,同时电令“原定调往前线的军队,停止开拔”。由于国民党政府对起义军进行收买和分化,加之起义军内部组织不纯,指挥不一,结果在国民党政府军队进攻下,内部分化瓦解,起义归于失败。

为了加强对湘西的统治,国民党省政府于1938年4月设“湖南省政府沅陵行署”,管辖沅陵、大庸、溆浦、桑植、永顺、泸溪、辰溪、乾城、龙山、保靖、古丈、永绥、凤凰、麻阳、黔阳、绥宁、会同、芷江、靖县、通道、晃县21县。行署主任由省政府委员轮流担任,号称“湘西王”的陈渠珍担任了第一届主任。随后,国民党政府特务机关开始加强在湘西的工作,在沅陵设立军统“湘西情报站”、中统“九区室”,又在洪江设中统“十区室”,这些机构严密监控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后来“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相继在湘西各地建立,该组织欺骗引诱广大青年参加反革命活动。

同年11月3日,因战时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湖南省政府迁到沅陵,进一步加强了对湘西的统治。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一边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一边领导民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困难重重,阻力甚大。

1938年3月,省工委首先批准溆浦县建立了县工委,使该县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沅陵、辰溪等地也有少数外来党员在活动。鉴于怀化成了战时的大后方,成了当时湘西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统一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救亡工作,建立中共湘西工委就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938年7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改称中共湖南省委员会。1938年10月,根据省委决定,省委组织部长兼军事部长聂洪钧在长沙八路军通讯处召集从延安抗大学习回来的尹泽南(宁乡人,大革命时期入党)、陈楚(大庸人,1937年由常德师范去延安抗大学习),以及当时担任溆浦县委组织部长的梁春阳(溆浦人,1937年入党)等3人开会,宣布成立中共湘西工作委员会,工委机关设沅陵,由尹泽南任书记兼组织部长,陈楚任宣传部长,梁春阳任统战部长兼军事部长。

会后,尹泽南、陈楚、梁春阳3人先后分赴沅陵。陈楚以小学教员身份、尹泽南以作买卖为掩护、梁春阳以统战人员半公开的身份开展工作。工作联络点设在通河桥新路书店。湘西工委辖沅陵、辰溪、泸溪、溆浦、麻阳、凤凰、乾城、永绥(现花垣)、保靖、洪江、晃县等地党组织,有基层支部35个,党员最多时达330余名。

1938年12月,尹泽南去邵阳向省委汇报工作,省工委未让他再回沅陵,而是派他去宁乡开展工作,中共湘西工委的工作暂由梁春阳、陈楚负责。

1939年2月,省委聂洪钧和省青委负责人于刚来到沅陵,在新路书店楼上召开了中共湘西工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党组织的代表共20多人。会上,聂洪钧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于刚传达了中央青年工作会议精神,并对中共湘西工委成员作了如下调整:梁春阳任书记兼军事统战部长,丁务淳(又名周宏明)任组织部长,陈楚任宣传部长,并增设青年、妇女两部,白云华(又名王铁铮)任青年部长(4月到职),黄时雨任妇女部长。

1939年5月上旬,《观察日报》党支部书记李声玄随省委委员任作民来湘西,任作民在溆浦办完党员训练班后,赶到沅陵了解党的组织建立情况。一周后任作民又到沅陵,将湘西工委成员作了调整:李声玄任书记,丁务淳仍任组织部长,陈楚仍任宣传部长,白云华仍任青年部长,撤销军事统战部,梁春阳改任苗民部长。

1939年7月底,敌机轰炸沅陵,李声玄未经工委组织同意,亦未向工委其他成员作工作交待离开了沅陵(据李本人回忆:敌机轰炸沅陵后不到几天,聂洪钧同志从长沙打长途电话给我,要我马上带行李到长沙去……),工委的工作暂由丁务淳主持,这时工委机关迁辰溪。直到同年11月,梁春阳撤离湘西到宁乡(后去延安)和丁务淳、陈楚撤离湘西到邵阳中心县委后,省委才决定湘西工委由白云华、李鳌(原名李文定,1940年初到辰溪)、谌鸿章、李英华等4人组成,白云华任书记。1940年初,中共辰溪县委书记傅景三参加工委为成员,这时的工委机关仍设在辰溪。

1940年5月,白云华调任省青委书记,李鳌接任工委书记。谌鸿章、傅景三仍为工委成员。这时工委机关迁回沅陵太常村,傅景三仍留辰溪工作。同年7月,傅景三被捕,在国民党引诱下自首叛变,工委成员只剩下书记李鳌和成员谌鸿章。

1941年1月,在形势日渐紧张,中共湘西工委所属组织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谌鸿章到邵阳向省委汇报,省委指示李鳌迅速离开湘西。李、谌二人研究之后,李鳌转移到了贵阳,谌鸿章根据省委的指示转移到了邵阳,在省委机关工作。1942年12月,中共湖南省委改为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1944年,省工委决定谌鸿章隐蔽湘西,谌离开省工委机关,从邵阳出发,同董纯等先后辗转到安江。不久,董纯去了延安,谌鸿章于1945年起隐蔽在晃县4年,直到1949年4月才回到溆浦龙潭组建党的地下武装——湘西纵队。

1941年2月,在形势日趋恶化的情况下,湘西工委被迫停止活动,工委机关随之撤销。这一时期,湘西的中共地方组织经历了从恢复和发展到停止公开活动的几个阶段:

1938年10月中共湘西工委建立至1939年2月,为湘西的中共党组织恢复和发展时期,湘西党的组织得到较快发展。这一时期湘西工委及所属各组织,认真落实中共中央1938年3月15日《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的精神,在各地大量吸收党员,使湘西境内的党组织迅速恢复和发展。

1939年2月至6月,是湘西党的组织巩固发展时期。当时的口号是“巩固的发展党”。此时,主客观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党组织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不巩固。另一方面是1939年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动方针,秘密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共产党问题处置办法》,组织了川黔鄂湘四省边区宪兵和别动队统治整个湘西;省政府主席张治中被免职,薛岳上台,逼陈渠珍以新编第六军名义离开湘西开往前线。同时,国民党极力强化特务组织,到处打击共产党组织和进步力量。鉴于此,湘西境内的共产党不得不集中力量着重抓好组织整顿和对党员的教育。湘西工委成员便分别下到各县帮助县委进行这项工作,其中丁务淳往溆浦,梁春阳往辰溪,陈楚往沅陵,白云华往乾城、凤凰开展工作。

1939年6月至湘西工委撤销,这一时期的党组织遭到国民党当局破坏。1939年6月12日“平江惨案”发生之后,国民党反动气焰更加嚣张。国民党的宪兵、特务集中力量打击破坏共产党的组织。此时,党的工作主要是如何把暴露了的党组织转变成秘密的地下党,把暴露了身份的中共党员转变成秘密的地下党员,秘密地开展活动。湖南省委及时派省委委员任作民到湘西工委传达了省委关于“把党转变为秘密的地下党状态”的决议。

为了贯彻省委决议精神,湘西工委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在组织上,把暴露了的干部调离,使党的领导机关完全隐蔽起来;重新审查干部和党员;干部在各地谋求社会职业以掩护身份;县委干部不参加群众团体,不作口头的政治宣传工作;重新改编支部,在宪兵横行,国民党十分注意中共组织且有一定基础的地方,暂时停止发展党员。二是在群众工作问题上,由大规模的开展救亡活动,转变为一般的民众教育,有计划的帮助干部找到适当的职业,使其在职业岗位上进行群众工作。三是在工作作风上,要求“社会化”,有职业的同志要“称职守责”,在保甲和学校服务的同志要“做好人”、办公益事业。四是在宣传上,书店要由专售马列主义书籍转变成为一般的推销文化用品;报纸和墙报禁止刊登刺激国民党的过左言论,并设法打入国民党的宣传机关和报社里去工作;努力争取有社会地位的公证人士出面出版一般性的刊物,利用各种可能去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五是在支部工作上,把省委规定的“五不”、“四要”、“三努力”作为支部工作的标准。“五不”即不让知道的不问;不应说的不说;不暴露自己;不在会外谈论问题;不贪污腐化。“四要”即要有一定的社会职业;要遵守社会习惯;要深入群众;要把秘密与公开分开。“三努力”即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努力接受经验教训;努力学习游击战术。

中共湘西工委自1938年10月建立至1941年停止活动前,先后建立了溆浦、辰溪、沅陵、凤凰、永绥、保靖等6个县委,泸溪、乾城两个县工委,洪江、麻阳、晃县(西南汽车修配厂)3个直属支部,以及47个基层党支部。这一时期共发展党员390余名,党员最多时达430余名。

湘西工委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由湖南省(工)委直接领导,在艰苦复杂、斗争十分尖锐的环境中,为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领导湘西人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湘西地下党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通讯员: 沅陵县  向显桃  供稿

 湘西工委在沅陵遗址之一


收藏 打印文章
责任编辑:张舒萍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