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部门单位>财政局>财政信息>详细内容

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作者: 来源: 时间:2017年12月26日 点击:466 【字体: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克服经济下行、财源匮乏的巨大压力,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全力以赴“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为加快沅陵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02878万元,比上年增长6.06%,其中税收收入72585万元、非税收入30293万元。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5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162万元,同比增长11.64%,上划中央收入33037万元、省级收入7679万元。

全县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62162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43295万元,加上地方政府债券21143万元,再加上年结余666万元,构成全县财政总收入327266万元。

全县财政总支出322980万元,为年度预算调整数的100.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0980万元,同比增加32783万元,增长11.38%;上解支出2000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49464万元,下降4.74%;公共安全10842万元,增长18%;国防424万元,增长1.19%;教育57822万元,增长10%;科技794万元,增长7%;农林水事务44025万元,增长2%;文化体育与传媒3797万元,增长16%;社保和就业60174万元,增长15%;医疗卫生35030万元,增长2%;城乡社区事务7508万元,增长22%;金融支出209万元,增长64.5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552万元,增长79.47%;交通运输16432万元,增长41%;住房保障10933万元,增长63%;节能环保8876万元,增长16%;其他支出181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8657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000万元和上年结余656万元,基金总收入50313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9553万元,其中主要支出项目为:社会保障和就业6520万元,增长114.12%;城乡社区事务39851万元,增长7.58%;农林水事务1379万元,下降17.81%;其他支出1769万元,增长75.8%。

(三)社保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9486万元,增加18347万元,增长22.61%,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2689万元、增长20.52%,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4985万元、增长27.59%,其他三项保险(生育、工伤、失业)基金收入1812万元,增长6.46%。

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完成95537万元,增加21890万元,增长29.72%,收支相抵,节余3949万元,结转下年使用。主要支出项目有: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1547万元、增长29.15%,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2684万元、增长30.11%,其他三项保险基金支出1306万元,增长49.77%。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按照全口径预算编制要求,今年选择了县经投公司、县自来水公司和县民爆公司3试点个单位,编制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31.85万元,其中:县经投公司27.83万元、县民爆公司4.02万元。调入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涉及资金额度虽然不大,但其意义很大,是我县首次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口径预算探明了方向、积累了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在决算编制汇总后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主要特点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沅陵财政在这五年,走得极不平凡。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财政增收困难,刚性支出居高不下。面对困难和压力,全县广大财政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迎难而进,较好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

——收入实现稳中有增。2011 -2015年,财政收入总量分别达到18.39亿元、22.96亿元、28.12亿元、29.47亿元和32.73亿元,年均增长17.18%,一路稳步提升;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9.57亿元、12.37亿元、13.36亿元、9.7亿元和10.29亿元,期间虽有升降,但年均增长达到5.5%;五年来,公共财政收入税占比分别为83.18%、78.33%、72.98%、74.64%和70.55%,一直保持在70%以上。

——支出结构更趋优化。“十二五”期间,公共财政支出总额128.55亿元,年均增长17.45%,其中:民生支出总额为63.02亿元、年均增长18.3%,发展支出总额为32.13亿元、年均增长18.62%,无论从支出总额还是支出增长速度上,都突出了民生和重点。全县“三公”经费实际执行分别为11820万元、13991万元、11826万元、6538万元、5700万元,呈快速下降趋势,最大限度压缩行政运行成本,让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发展”,支出结构日益优化。

——预算管理科学规范。2011年承上启下,沿用过来预算编制方式方法,积累经验;2012年试点预算公开,到今年全县114个预算单位做到“非涉密,全公开”;2013年调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总结财政运行规律;2014年实质性开展了部门预算工作,探索了“固定+变动”的预算执行模式;2015年贯彻执行新的《预算法》,实施编制全口径预算,提出“做实打足”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理念,规避单位挤占挪用项目支出借口,用“因素法”全面测算乡镇基本支出和专项事业支出,精细化编制了乡镇综合财政预算,预算管理不断规范。

——重点建设支持有力。“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8.1亿元,支持农村交通事业建设,累计建设农村公路1295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98%,通畅率95%,行政村通客率92%,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城乡交通运输能力;投入资金3.4亿元,支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除险加固病险水库64座,完成了兰溪、荔溪等7个流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184处,解决了18万人饮水困难问题;投入资金1.9亿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城市品位得到了较大提升;投入资金11942万元,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163个,覆盖全县438村,受益人口45万人。

——产业扶持成效明显。五年累计整合资金2.3亿元,集中投入到以“两茶一鱼”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建设中,建设茶叶面积8万亩,油茶12.4万亩,形成五强溪库区大水面养殖格局。落实扶贫资金2.3亿元,用于农业产业开发和精准扶贫开发,五年完成15.74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6.5%,下降到2015年的11.9%。投入资金7000万元,综合治理农村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5.98万亩,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水稻、油菜、生态林、育肥猪、农房等八个农业保险,总保费8892.16万元,农户因灾获赔4600余万元,对全县农业生产的灾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累计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30余项惠农补贴资金15亿余元,惠及12.5万户农户。

——民本民生持续改善。将财政支出的重点锁定为民生领域,着力改善民生福祉。五年来,全县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财政总投入38.87亿元,由2011年的4.9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61亿元,年均增长20.1%,完成了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县中医院住院部建设;投入教科文资金26.68亿元,年均增长15%,用于合格学校、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小学营养午餐、农村中小学生贫困生活费等;投入1597万元,积极支持乡镇文化综合站、农家书屋、“村村通”卫星数字电视的安装工程建设,惠及偏远山区5.3万余人;投入资金19326.43万元,新建廉租住房706套,新建公租房1811套、改建408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789户485.04万元,启动避险解困搬迁安置3500人,有效改善了民本民生,促进了群众安居乐业。

——财政监管不断强化。“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了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转轨,累计支付达110亿元,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查出违规违纪资金7694万元,有力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采购规模由2011年的16603万元增加到 2015年的27303万元,累计节约财政资金12605万元,节约率达11.05%;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机制,自2012年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成立以来,共评审项目603个、金额40.01亿元,审定资金35.23亿元,审减金额4.78亿元,审减率达11.94%。完成144家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依法处置资产178 例,处置金额13296万元,有力盘活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资产;强化项目资金监管,重点监控3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设备购置资金,2015年建立跟踪问效项目档案192个,涉及财政项目资金8.4亿元;认真甄别政府性债务,截至年底,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4.27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2.8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0.49亿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0.98亿元,综合债务率为46.48%,债务风险呈“绿色安全”。

总的来看,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良好,“十二五”期间,各项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这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代表、委员们加强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努力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还没有得到正确认识和厘清,财政支出过于宽泛,“越位”和“错位”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根除,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支出中高速刚性增长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支出压力持续加大,预算管理执行与实际工作开展不够协调,财政资金投入与实际绩效产出不够匹配,资金流动与监管触角不完全同步,一些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带三园五区五县”发展战略,狠抓收入,优化支出,深化改革,严格监管,改进作风,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财政事业新跨越,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2016年预算编制原则是:按照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原则,加大预算统筹力度;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原则,优化结构,力争做到财政保障有力;按照厉行节约,提升绩效的原则,从严从紧编制预算;按照项目资金统筹使用的原则,逐步化解欠拨的上级专项;按照强化绩效评价与结果运用的原则,推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规范透明。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16年经济发展预期指标,考虑财税政策调整的不确定因素,2016年预算安排的主要收支目标如下:

(一)公共财政预算

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收入114195万元、增长11%,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建议安排69000万元、增长11%,其中:国税13361万元,地税27920万元,财政27719万元。

2016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0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预计254869万元、债券收入12000万元、调入资金2967万元,形成全县财政总收入33883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安排336836万元,上解支出2000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338836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人员、民生经费增长、农村基层财力保障和重点产业、项目的继续投入。

功能支出主要项目拟安排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39997万元、增长37.57%,国防404万元、增长1%,公共安全11234万元、增长40.44%,教育57899万元、增长10.97%,科技817万元、增长23.23%,文化体育与传媒3820万元、增长25.91%,节能环保11176万元、增长24.48%,社保和就业68122万元、增长30.77%,医疗卫生37681万元、增长10.44%,城乡社区事务6530万元、增长5.63%,农林水事务53703万元、增长16.4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5600万元、增长43.26%,交通运输18841万元、增长69.02%,住房保障8592万元、增长24.77%。

(二)其他三本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784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17.48%,支出4784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为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收支平衡,无结余。

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07761万元,支出100552万元,略有节余,结转下年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2015年试点编制3个单位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编制范围,全年预算收入27.54万元,支出27.54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为:安排经投公司23.85万元、民爆公司3.62万元,调入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07万元。

四、突出重点,扎实做好2016年各项财政工作

1.探索财政增收途径。一是向上争取要有新进展。认真研究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解读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紧抓国家扶贫开发、精准扶贫政策,精心包装一批上规模的产业项目,争取产业发展资金;抓住“十三五”国家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争取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资金;抓住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争取生态环保文明卫生建设资金,积极与省市对接,力争向上争取资金有新的突破。二是非税征管要有新措施。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收费清理改革,列示收费项目清单;精准核定非税执收单位执收成本,对非税收入超收或短收达一定比例的相应调整政府统筹比例,提高执收单位积极性,挖掘执收单位征收潜力,做到应收尽收;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全面推广运用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提高财政票据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以票管收,票款同步”行为。明确征收重点,在加强正常征收的前提下,重点清理县域内土地交易市场,实施对国土开垦费、土地开发出让收入等非税收入征收。三是联席抓收要有新机制。落实组织领导,明确财政收入联席会议由县政府财税办召集,县人大财经委、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审计局等部门参与,分析收入来源,解决抓收工作问题。制定工作规则,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并可视预算执行情况不定期召开。要做好充分准备,成员单位根据会议议题,准备好客观全面、真实准确的报告材料,同时严格执行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四是资金投入放大效应要有新突破,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对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的撬动作用,使财政资金能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支持符合国家政策、有效益、能增加财政收入的企业、产业发展。

2.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提高资金统筹的科学性。严格依据《预算法》编制预算,按照县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执行,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支出。着力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预算绩效考评与部门预算编制的有效衔接,将预算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到预算安排中,细化预算编制,切实增强预算的保障能力。强化预算执行,除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外,年内预算追加原则上一律停止办理。二是严控一般性支出,提高资金支出的有效性。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一般性支出。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管理,严禁超标准、超规模接待;规范津补贴发放,严肃查处吃空饷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行为。三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分配的针对性。按照县委、县政府保运转、保重点、保稳定、保民生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实现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优先城乡公共卫生、社保救助、社会稳定等为民办实事支出。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惠农补贴。确保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到位及机关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工资调整政策的落实。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四是统筹考虑,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大上级专项资金与本级相应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对与本级同类的项目,先执行上级专项资金,不足部分再执行本级安排的专项资金;对本级已安排的项目资金,上级相对应的专项资金则用于平衡财政;各部门向上申报的新增项目,一律要与本级需安排的项目相结合,多措并举,逐步消化欠拨的上级专项资金,减轻预算执行压力。

3.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以财政改革为突破口,全面规范财政运行管理。加强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狠抓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预算管理环节,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督、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二是以强化财政监督为重点,加强各类财政资金管理。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超前运作,增强监督实效;围绕财政改革,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促进监督和管理的有机融合。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加强基本数据信息、支出标准、项目库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管理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工作,实行“事前评审、事中跟踪、事后监督”的全过程评审,不留空白,不打折扣,切实把好关、理好财。三是以完善规章制度为基础,促进财政管理上水平。通过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基本支出管理;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强化国有资产出租转让的管理,探索经营国有资产的有效方式,促其保值增值。四是以提高科学理财水平为目的,全面提升财政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强化全体财政干部服务大局的意识。继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创新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业务工作水平。加强调查研究,促进财政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积极推进财政党务政务公开,打造阳光财政。

收藏 打印文章
责任编辑: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